立定跳远的要领以及怎么提高

【立定跳远的要领以及怎么提高】作用与特点
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 。 它要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 , 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 , 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 。
立定跳远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 , 只要有一块平地就能进行练习 。
技术结构
跳时两腿稍分 , 膝微屈 , 身体前倾 , 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 , 两腿随着屈伸 , 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 , 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 , 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 , 身体尽量前送 , 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 , 过最高点后屈膝、收腹、小腿前伸 , 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 , 落地时脚跟先着地 , 落地后屈膝缓冲 , 上体前倾 。
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 , 力量是基础 , 特别要提高膝、踝、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 。
影响成绩的因素
(l)力量因素 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 , 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 。 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 , 甚至是脚尖 , 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 。
(2)协调用力的能力 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(包括踝关节) 。 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 , 髋、膝、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 , 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 , 起到带、领、提拉的作用 。
(3)臂的摆动作用 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 , 摆幅越大 , 带、领、提、拉动作越强 。 请注意观察 , 凡屈臂摆动者 , 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 , 从而影响跳的远度 。
(4)能量的转换 从站立状态到下蹲状态 , 势能转化为动能 , 这样就相当于有一定的助跑 , 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 , 增加跳远的远度 。
练习方法
(1)蹲跳起 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。
跳的方法:双脚左右开立 , 脚尖平行 , 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 , 两臂自然后摆 。 然后两腿迅速蹬伸 , 使髋、膝、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 , 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 , 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 , 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 , 接着再跳起 。 每次练习15~20次 , 重复3~4组 。
(2)单脚交换跳 这是发展小腿、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。
跳的方法:上体正直 , 膝部伸直 , 两脚交替向上跳起 。 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 , 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 , 离地时脚面绷直 , 脚尖向下 。 原地跳时 , 可规定跳的时间(30秒~1分钟)或跳的次数(30~60次) 。 行进间跳时 , 可规定跳的距离(20~30米) 。 以上练习重复2~3组 。
(3)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 , 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。
动作方法:用右(左)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 , 同时左(右)腿屈膝向上举 , 右腿落地 , 然后换腿 , 用同样方法跳 , 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 。 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 , 整个动作轻快 。 它与舞蹈的“蹍跳步”动作类似 。
(4)纵跳摸高 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。
动作方法: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 , 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 , 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 , 用单手或双手摸高 。 每次练习10次左右 , 重复3~4组 。

推荐阅读